蔚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湖面上漂浮着一个个白色的圆形浮球,俯瞰之下,像是在湖面上串起一条条“珍珠项链”…… 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探寻这座小镇如何以小小珍珠撬动百亿级产业,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平衡中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图为2025年8月9日拍摄的浙江清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蚌养殖基地。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山下湖镇是个地势低洼的水乡湖区,湖塘水域星罗棋布。沿着湖岸漫步,那些白色浮球下藏着的秘密逐渐揭开——每只浮球下都连着悬浮挂养的河蚌。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伟锋向记者介绍,现在工作人员只需要设置好投喂间隔时间,通过电脑远程控制,事先培育好的藻类就会被“靶向投喂”到每一只河蚌体内,避免向水体直接投肥,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
山下湖镇的珍珠产业,也曾因养殖污染问题而经受阵痛。以前的珠农多采用粗放型养殖方式,不仅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也影响珍珠品质。郭伟锋表示,公司经过多年技术研发,通过微生物繁殖、恒温控温等自动化系统,目前已实现河蚌精准投喂与智能管护,逐步向绿色养殖转型。
通过这种创新的珍珠养殖模式,珍珠原珠产量显著增加,出产的珍珠在直径、体色、光洁度等指标上均有提升,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的效益。
这是2025年8月9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拍摄的珍珠养殖技术模拟系统。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山下湖镇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这里掌握着全国80%、世界70%以上的淡水珍珠产销量,珍珠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走进山下湖镇华东国际珠宝城,占地16万平方米的场馆内,各色珍珠产品琳琅满目。白天,采购商与顾客络绎不绝,在摊位间穿梭问价、挑选心仪货品。夜幕降临,电商主播们便接棒登场,继续点亮这座珠宝城的热闹。“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正持续催生着丰富多样的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珍珠愈发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山下湖镇的珍珠商家抓住时机,乘势而上。他们熟练运用各类平台,从过去守着摊位“等客上门”,到如今主动推销,将珍珠产品送往世界各地,远销五湖四海。
2025年8月9日,一名顾客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的华东国际珠宝城选购珍珠饰品。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电商直播渠道的拓宽进一步助长了“珍珠热”,商品质量成为市场口碑的核心要素。山下湖镇探索建立网售产品信息追溯机制,在华东珠宝城建设抖音基地质检物流一体仓,通过抖音平台销售的珠宝产品必须进入一体仓,由第三方机构检验后再发货。
从养殖到品牌,再到直播间、质检仓等高效一体运行,山下湖镇珍珠现代产业集群正在不断壮大。诸暨市山下湖镇党委书记郭南表示,未来珍珠产业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向附加值更高的品牌与设计环节进发,持续推进珍珠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记者:周佳苗 方问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