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九游官网app服务千万家

浙江将“含绿量”变成“含金量”20年“山水生金” 这片绿色动人心
栏目:技术突破 发布时间:2025-08-15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从安吉余村出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塑造浙江、深远影响中国、深得世界赞誉。近日,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中国

  

浙江将“含绿量”变成“含金量”20年“山水生金” 这片绿色动人心(图1)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从安吉余村出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塑造浙江、深远影响中国、深得世界赞誉。近日,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北山区小县安吉经历过“生态立县”的突围,见证过“山水生金”的自然馈赠。20年来,这里不仅实现“土净、水净、气净”,还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首个“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获得县。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九游官网安吉正将青年作为撬动“两山”转化的关键支点。2022年,“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成为安吉发展的第一战略目标,面向全球招募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正式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新乡人’带着原乡人‘玩’。”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玩”不是纯粹游玩,而是具备策划运营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手把手地教本地村民,指导经营模式转型等。

  这名土生土长的余村人注意到,身边60多岁的老人开始跟着年轻人学英语。自2024年6月开课以来,由数字游民、余村“全球合伙人”等青年发起的余村英语角已开课超过9期,一名开民宿的老学员说,学了英语就能把余村的特色、美景介绍给来自美国、法国、巴西、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国际游客。

  “青年入乡,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回流,更是知识、技术、资本等现代要素的下沉。”汪玉成介绍,如今,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已陆续让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落地,1200多名青年常态化办公。“年轻人可以住下来,在烧烤一条街、小酒馆等地体验余村夜生活,还可以滑雪观星、在山间跑步骑行、来村里喝咖啡露营……”汪玉成说。

  几天前,大余村(即以天荒坪镇余村村为核心,推动安吉县南部片区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3个乡镇24个村组团发展——记者注)片区山川乡“云上草原”景区的三期项目——仙侠镇正式亮相。山川乡副乡长阮悦介绍,得益于大余村的辐射带动,山川乡串联灵溪山景区、仙龙峡漂流等15个体旅融合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从客流量上看,2024年山川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体育旅游总收入超8.2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20%和800%。

  200多公里外,浙江衢州常山县路里坑村也在转型“重生”:废弃石灰窑被改造为面包窑、窑书房,老矿坑“升级”为“瀑布泳池”和“矿坑营地”,闲置羊棚和猪栏分别被改造为咖啡馆和艺术馆。“以前这里的山绿色不多,看上去一片白,像‘雪山’一样,现在山上绿油油的。”嫁到路里坑村的陈美芳如今是面包窑的员工,她告诉记者,环境变好的同时,人气也高了。以前不常回村的陈美芳现在正在装修村里的老屋,“等装修好我就住下来,上班离得近也方便照顾家人”。

  在丽水市缙云县,沿着仙都景区的小径蜿蜒而入,眼前豁然开朗:10层楼高的岩壁如巨书立地,暖黄色的凝灰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刀凿斧痕细密交织,仿佛是千年前的采石匠用铁钎和汗水书写的长卷。微风穿过石缝,带来山谷的凉意,也带来一缕缕咖啡香与书香。

  这里是缙云岩宕,一处曾沉睡的采石遗址。在设计师的匠心设计下,曾经破碎的山体蜕变为图书馆、小型音乐厅、剧场……

  在社交媒体“走红”的岩宕,迅速成为文旅融合的新样本。摄影爱好者在此取景,艺术团队在此排演,许多高端品牌在此举行发布活动。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了周边民宿、咖啡馆、文创店的发展。曾经因采石而伤痕累累的山体,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化作“金山银山”。

  8月的丽水市青田县,满坡油茶树绿得发亮,枝头挂着一串串青褐九游官网色的茶果。青田县有悠久的油茶种植传统,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0.67万亩,被称为“浙南油库”。季宅乡是这座“油库”的核心仓房,种了两万亩油茶。

  过去,村民只知道把茶果榨成油做菜用。如今,这颗小小的茶果在“浙南油库·兴林益农”共富工坊有了更多可能——变成山茶油手工皂、化妆品基础油等。其中,山茶油手工皂融入各种自然元素,甚至咖啡渣也被用来入皂。

  “我们是全国首个山茶油手工皂标准制定者,还拿了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季宅乡党委副书记夏茂语气里透着自豪,“油茶不仅是调料,它还能变成护肤品、文创礼物,走进千家万户。村里的年轻人第一次觉得,自己家门口的油茶也能成为‘大明星’。”

  如今,青田县已建成107家共富工坊,带动79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过2600元。

  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的诸暨市,曾面临发展阵痛。10多年前,高密度养殖、过量投饵投肥导致水体氮磷超标、发黑发臭,“开窗即闻异味”成为当地生态困境的线年,诸暨出台“禁养令”,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倒逼产业转型,为绿色低碳发展按下“重启键”。

  在转型压力下,当地养殖户与企业探索出一套“生态优先”的养殖新模式。通过对养殖尾水进行严格生态化处理,在养殖池内种植净化水草,推广“蚌+鱼”“蚌+藕”等套养技术,实现水体自我净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伟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河蚌本身就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能消化氮磷等污染物,靶向投喂饲料让水体清洁与蚌体健康形成良性循环。”

  有了技术加持,长久以来摆在珍珠养殖和水体保护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珍珠养殖效益也大幅提升。珍珠养殖向“绿”转身,是以技术革命引领珍珠产业升级的一环。

  如今,珍珠年产销突破500亿元。白天,络绎不绝的客商走进华东国际珠宝城。入夜,主播接力登场,一盏盏直播灯次第亮起。诸暨便在这光影交错中,化身一座璀璨的“不夜之城”。

  “我们村子很小,但真的很美。”林坑村党支部书记蒋文翔道出了这个藏于台州仙居县大山深处小村庄的独特气质。

  依托仙居“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系统,村民在古杨梅树下精心栽种茶树、放养土鸡、布设蜂箱,构建起一条高效立体的山地农业生态链。把生态优势变成了“甜蜜事业”,让绿色生态“长”出致富产业,把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家家户户实打实的“金山银山”。

  “养蜂投资小、回报快,不争地、不抢粮,是山区最理想的‘低碳致富路’。”蒋文翔介绍,如今全村65户养蜂户,年产蜂蜜1万斤,带动增收60余万元,百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林坑村还打造“蜂蜜共富工坊”,统一收购、统一灌装、统一质检、统一销售。小蜜蜂飞出了“产业链”,也酿出了“大市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美丽经济正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麻胜聪说,一路走来,浙江努力做好两件事,一件是“护美绿水青山”,另一件是“做大金山银山”。

  从迭代文旅新业态,到盘活乡村创新创业资源,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著称的浙江山村,正展现出最动人的绿色。